首页
>>
信息中心
>>
OLED渗透大尺寸市场厂商快速加量
文章时间:
2023-11-28 16:01:03
作为新型显示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等小尺寸终端设备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正加速向中大尺寸市场渗透。继华为发布业界首款柔性OLED屏平板之后,苹果也有望将这类显示屏用于屏幕尺寸更大的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上。
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回暖、新产品推出等因素,国内多家OLED上市企业今年以来出货量明显提升。京东方A前三季度柔性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出货量突破8000万片,深天马A运营管理的2条柔性AMOLED产线的手机显示产品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0%。此外,上游材料厂商奥来德前三季度的材料收入也呈同比增长态势。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OLED的应用进一步向中大尺寸终端产品渗透,未来产业增长空间巨大,我国厂商在全球市场正逐步形成产能规模和技术优势,产业链企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共振
OLED是继LCD(液晶显示器)之后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具有自发光、超轻超薄、柔性强、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广、色彩鲜艳等特点。目前,手机、智能穿戴等小尺寸终端领域,仍然是OLED最大的应用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小尺寸终端市场需求迎来温和复苏。
在存量市场回暖的同时,折叠屏手机应用领域及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中大尺寸应用领域,也为OLED带来增量市场。
同时,OLED技术在车载显示领域的应用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深天马A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随着产业链和技术整体趋于成熟以及未来规模化应用后更有竞争力的价格,OLED技术在车载领域的渗透将逐步加大。”
国内咨询机构Co-Found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OLED向中大尺寸市场加速渗透,主要基于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量价齐升之下,OLED产业链企业有望迎来发展红利。”
产业链企业紧抓发展机遇
OLED产业链包括上游设备制造、材料和组装零件,中游OLED面板制作,下游终端应用。有机发光材料是OLED产业链中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之一,随着国内厂商实现技术突破,相关产能加速释放。
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技术、产能、市场等方面不断发力,形成规模和技术优势,在OLED产业链上游和中游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看,位于产业链上游的上市公司有奥来德、莱特光电、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等,位于产业链中游的上市公司有京东方A、TCL科技、维信诺、深天马A等。
TCL科技的6代线OLED产品与全球主要手机品牌厂均有量产合作,t4产线客户结构不断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TCL科技还持续围绕印刷OLED技术进行研发投入,加快量产进度。TCL科技方面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印刷OLED将于2024年实现小批量量产。”
京东方A的OLED技术尤其是柔性OLED技术历经多年发展,已在智能手机、穿戴等小尺寸产品实现了较高渗透率,同时在车载、IT等中尺寸领域崭露头角。今年第三季度,京东方A的柔性OLED收入占比继续提升,柔性OLED业务占显示业务收入比重约四分之一。
奥来德是技术先进的OLED有机材料制造商,目前公司实现6代AMOLED线性蒸发源生产。公司根据行业发展方向提前布局,进行了G8.5(G8.6)高世代蒸发源的技术开发和储备。
国内OLED厂商的市场份额正在攀升。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本土产业链的协同进步,我国企业市场占有率已达四成左右,未来有望在OLED领域复制LCD产业的发展路径,将市场份额冲高至五成以上,成为全球OLED产业的主导性力量。”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
三人水
分享到:
中国家电在线著作权声明
中国家电在线一直尊重作品的版权,网站的所有内容均由其内容合作方提供。转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48号)第三条之规定。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已转载或摘编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转载有疑议,或对作品的真实性持有其它不同观点,请您发送电子邮件至
中国家电在线内部信息部
。 中国家电在线在网上传输的所有内容均由内容合作方提供,该等内容合作方负责其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
推荐
】
【
打印
】
【
声明
】
【
评论
】
【如果出处引用错误,请与此
信箱联络
】
查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昵称:
验证码:
中国家电在线文章评论声明:
请您对您的言行负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我们会对您的IP进行记录。此评论只代表读者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家电在线立场。
中国家电在线推荐
相关文章
焦点新闻
精彩专题
各地动态
使用技巧
产品导购
一周点击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