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电池黑科技问世 但商业化还得再等等

文章时间:2019-01-16 11:09:35 
  电池技术一直是制约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甚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智能手机完成了从硬件、软件到设计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电池已成为用户“吐槽”最多的部件之一。

  前些时候,有媒体报道称,国内某品牌厂商申请了一项锂电池发明专利,以创新型技术大幅提升电池的快充能力,被媒体誉为“革命性突破”。

  不过,很快就有业内人士表示,电池技术是全行业瞩目的焦点,但短时间内这种创新型技术难以实现商业化,手机“电池焦虑”还将伴随用户一段时间。

  开辟“快充干道”,提升充电速度

  如今,电子设备的发展越发呈现出极端化的趋势:处理器核心越来越多、屏幕越来越大……于是,在手机集成零部件数量大幅增加、耗电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手机电池性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电池技术的发展,却难以追上硬件设备增加的速度。

  其实,常见的锂电池工作原理并不复杂。目前,应用较多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多采用石墨烯,正极则多为钴酸锂。

  想要获得更高效的供电,一般的方式是探索新的正负极材料。近日,国内某品牌厂商申请的锂电池发明专利,正是引入了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并通过掺杂硅基材料的创新技术,在充电的过程中,为带电的锂离子开辟了一条“快速干道”,从而实现大幅提升充电速度的目的。

  该技术一经报道便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这项技术能在智能手机电池中得到应用,显然可以提升智能手机的使用体验,打破行业的技术瓶颈,更充分地发挥智能手机的优势。

  多种方案可选,新充电方式值得期待

  从1973年第一部移动手机诞生以来,电池似乎总在扮演“拖后腿”的角色。还记得大哥大时代吗?硕大的大哥大机身中,镍镉电池占据了相当多的空间,而且它的充电耗时也很长。

  从镍镉电池到镍氢电池再到锂电池,其实电池技术已经完成了一些革命性的进步。大幅缩小的体积、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这些都为智能手机使用体验的升级提供了支持。

  不过,在能量密度触碰到“天花板”时,电池再难“瘦身”,人们开始对砖头一样厚的机身感到厌恶。目前,通行的做法包括高压低电流快充方案,或者低压大电流快充方案。这次被誉为革命性突破的超级快速充电方案,则是在材料上做文章,另辟了一条新路。

  除了快速充电方案外,还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前HTC测试工程师陈奎元表示,除了快速充电、大容量电池或新材料电池外,新充电方式也很值得关注。“用户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复杂,续航能力是主要问题。如果能在充电方式上有所突破,也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陈奎元说。

  其实,手机行业一直对电池技术非常关注。在去年11月举办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小米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就曾明确表示,他最关注的就是电池技术变革。如果手机电池能像纽扣电池一样,充一次电就可用一两年,这样的技术会颠覆整个行业。

  电池系统复杂,创新须综合多方面考虑

  对于电池技术,很多科学家、研究团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去年上半年,浙江大学高超团队就成功研制出一款新型的铝-石墨烯电池,仅用1.1秒钟即可完成充电,循环充放25万次后依然电力十足,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也可正常工作。

  “电池涉及到的变量有很多,系统复杂。尽管在技术上电池已有所突破,但短期内这些前沿技术实现商业化的可能性很小。”通讯行业专家、手机行业自媒体人李殿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除关键技术指标外,电池技术研发还需要关注电池材料本身是否稳定、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等问题。”

  另外,智能手机是商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产品,用户对于电池易用性、安全性非常在意。“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其Note7手机电池安全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三星失去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要知道,几年前三星还是中国最大的手机厂商。这么惨烈的教训,国内厂家不可能不引以为鉴。”李殿玺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三人水
分享到:

中国家电在线著作权声明中国家电在线一直尊重作品的版权,网站的所有内容均由其内容合作方提供。转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48号)第三条之规定。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已转载或摘编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转载有疑议,或对作品的真实性持有其它不同观点,请您发送电子邮件至中国家电在线内部信息部。 中国家电在线在网上传输的所有内容均由内容合作方提供,该等内容合作方负责其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推荐打印声明评论

【如果出处引用错误,请与此信箱联络

查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昵称:    验证码:

中国家电在线文章评论声明:请您对您的言行负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我们会对您的IP进行记录。此评论只代表读者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家电在线立场。
 
中国家电在线推荐
相关文章
 焦点新闻
 精彩专题
 各地动态
 使用技巧
 产品导购
 一周点击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