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三星碰的不是“壁” 是文化

文章时间:2010-04-22 11:00:27 
  近日,一项被《第一财经日报》称为液晶面板“计划生育”的“五选二”方案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作为本世纪国内工业制造业系统规模引进技术最受关注项目之一的平板显示上游产业链,内地落厂一事再掀波澜。其中,全球液晶面板领头羊三星处境不容乐观。

   面板落地三星碰壁

  液晶面板与液晶显示器、液晶彩电的制造密切相关。不掌握液晶面板的量产技术,也就意味着将丧失全球彩电产业的话语权。液晶面板占液晶显示设备成本达到一半以上,对液晶显示器自身的质量、价格和市场走向有着决定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国内液晶面板生产一直处于产业化的摸索阶段。

  液晶面板的生产是涵盖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过程,包括半导体、物理、化学、电子、机械、光学、色彩学、热学等等。全球液晶产业向来由三星、LGD、夏普、友达、奇美五巨头控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过去对中国大陆一直采取产业限制政策,不允许当地企业来中国大陆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国内仅有京东方通过并购韩国企业,取得了量产性技术,但是其生产体系暂未获得市场竞争必须的“数量和规模优势”,处于常年亏损状态。

  2009年,在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支持下,国内彩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始合舟共济全面推动民族的、自主的液晶面板产业链建设。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广东各省市,京东方、中国电子、TCL、LG、奇美、友达、三星、夏普等国内外巨头纷纷制定出染指国内液晶面板产业的规划。

  对于有些产业,“百花齐放”是好事情,但是另一些产业则不然。例如液晶面板,具有资金、技术双密集,产业竞争规模化的特点,大面积的多点开花反而会浪费巨大资源。对此,工信部及时调整指导策略,并在去年底到今年初多次强调,国内液晶面板投资存在“主体”过多,与产业追求“规模效益”的规律矛盾突出,需要紧缩性调控的政策信号。

  投资主体过多,一句话就点明了现在计划内的液晶面板投资项目不会全部通过政策审批的结局。业内认为,即便会有更多的项目通过审批,也必须是在投资主体比较集中的前提下进行。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业界猜测的“五选二”格局就成了必然。

  有些计划内的液晶面板项目恐不能落地,似乎已经成为了必然。那么在这一批被淘汰的“预选项目中”谁的可能性最大呢?矛头直指三星。

  据中国电子熊猫的内部人士则表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表示,液晶面板项目必须恪守两条原则:总量控制和支持民族产业发展。国内建设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线,京东方北京、TCL深圳和中电熊猫南京,中方的持股比例均达到绝对控股水平。其中,京东方拥有自主技术,TCL深圳项目拥有独立技术团队(台湾奇美背景),南京项目也有部分技术转移和后续的夏普南京研发中心的支持。

  与此相比,苏州三星项目,则由三星控股,且其预计建设的7.5代线在业界看来也已经不具有“先进性”,与其他项目的8.5代线存在较大的档次差异。这在京东方北京八代线、龙腾8.5代线、TCL8.5代线已通过首批评审(源引《中国经济时报》消息),其它5-6家只能有两家获批的背景下,令三星苏州7.5代线项目前景堪忧。

   三星不合潮流的小算盘

  三星投资大陆液晶面板项目,在控股权、技术转移和世代标准三个方面开出显著落后于竞争对手的条件,这必然会形成在中央“加强管理,控制规模”的管理思路下,该项目面临夭折的危险。对这一局面的形成,三星自身也异常清楚:近期,有海外媒体率先报道,三星希望将DRAM芯片项目捆绑三星液晶面板项目,以促成政府通过三星液晶面板项目的投资计划,不过DRAM项目也将保持三星绝对控股和非技术转移的特征(该消息未得到三星方面的证实)。

  对于全球第一大液晶面板企业,拥有八代线及更高世代线技术,计划在韩国地区兴建一座十一代面板厂,并在国内拥有重大市场的企业,三星为何面对可能夭折的投资计划,不能做出根本性的转变呢?

  据三星显示设备事业部李连生部长介绍,三星显示器已经11年雄霸中国显示器市场,拥有35.1%的市占率;此外,彩电方面三星电视一直位于国内市场销售额三甲之列,多年累积成绩为国内外资品牌第一强;在液晶面板市场三星供货大陆市场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高端面板,虽然供货量并不能雄踞第一,但是附加值则位于最高位。

  中国市场是三星液晶显示产品在全球最重要的独立市场区域之一,与北美、欧洲两大市场全面并列,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三星全球第二大市场。事实已经说明,中国市场的贡献,为三星成为“全球液晶之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内液晶市场,京东方已经成功解决了高世代线有与无的问题,三星向国内市场抛过来7.5代线明显具有“鸡肋”情缘,更与中国市场为三星全球液晶显示产业的成长做出的贡献不相吻合。

  面对这样的局面,众多有识之士纷纷表示,不能允许外资企业再次掠夺国内彩电市场多年发展积淀的财富。据《中国经济时报》对国内一家彩电企业老总的采访表示。“液晶面板产业被中国政府视为新兴战略性产业,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核心是要求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外资液晶面板巨头频频向中国地方政府招手,主导合资,其本质仍是‘市场换技术’的老故事,以合资开局,最终使新兴的液晶面板产业重回彩电业的组装老路。”

  究竟是什么样的项目,由谁主导,技术能否转移、是和自主创新相竞争,来华是为了抢市场,顺带扼杀竞争对手,还是与民族企业一道共同推进国内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仅只是液晶面板供给稳定的问题、经济效益上的高低问题,更是民族彩电工业能不能独立自强、自主生存的问题。

  三星绝对控股、不是最新世代线(甚至不如我国企业已掌握的世代线技术高)、技术缺乏转移,这三者的根本改变才是三星苏州项目落地的关键。倘若站在三星的经济立场上,绝对控股、匮乏技术转移、中国三星仅是加工工厂、世代线落后于全球水平数档,自然有利于三星避免在国内培养起一个竞争对手,有利于三星自身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如意算盘小九九”,三星打的非常漂亮,然而三星却忽视了其争取经济效益时必须重视的竞争环境。数家外资巨头答应转移更高世代线项目到国内;京东方全盘收购、昆山的龙腾光电,TCL深圳的“市场换人才”等项目已经使国内企业拥有了超越三星项目的技术实力。地方政府的支持令自主技术项目“资金瓶颈”早已不在。这样的竞争局面,再结合政府“加强管理,控制规模”的政策基调;全国人民对自主创新价值观的认可,三星所作所为恰不合潮流,有悖常理。

   触碰三星文化底线

  “合作共赢”,还是三星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目前摆在三星苏州7.5代线项目上的最大矛盾。

  在中国三星2010论坛上,三星总裁朴根熙表示:“2010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拉动内需的政策,中国市场将更加生机勃勃,我们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实现三星在中国飞跃性的发展。”朴根熙还表示:“我们在中国已经设立了24个研发中心,拥有超过4千名研发人员,专门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让中国消费者能同步享受全球的尖端技术和优质产品”。

  在三星总裁朴根熙先生看来,三星已经在实践着三星一直提倡的“中国三星,而不是三星中国;在中国创造第二个三星”的企业承诺。不可否认,近年来三星加强了在国内研发力量,在产品本度化方面做出了卓越成绩;同时三星高度重视三星社会形象,在众多公益事业中均有所建树,这为三星成为目前国内消费者最喜爱的外资综合电子和家电产品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要在中国建立全球的第二个三星,要想做到这一点,不管把中国当成市场或者工厂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把中国当成像韩国一样的根据地,把企业做的像中国的企业一样,才有可能有成功的机会”的口号到底实现了多少,从目前三星苏州液晶面板项目上已经可窥一斑。

  以产品开发为中心、外围技术为中心、本土化设计为中心,这些才是三星国内研发体系的“重任”。一旦涉及到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的转移,涉及到扶持本土企业、民族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三星“自己人与外国人”的身份就会表露无疑。

  长期以来,三星以本土化战略为核心卖点,以“三星要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为核心口号,所为国内社会提供的只不过是简单的制造加工阶段和外围研发、产品应用层面的研发为主的内容。三星不仅没有真正实践“第二个三星”的承诺,反而在“恐惧着”第二个中国自己的三星的出现。

  中科院欧阳钟灿院士表示,2009年外资密集做出在中国投资生产线的决策,就是要迅速扩大规模,压低产品价格,打乱行业周期,在京东方等企业形成规模生产之前,提前引爆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价格战,将本土面板企业逼进死胡同。“用价格战颠覆了国内液晶面板市场之后,外资巨头全面控制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就将易如反掌。”中国彩电企业老总无不有着这样的担心。

  在三星中国一系列精巧的战略背后是三星在中国的企业运行文化,是真的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合作共赢为目标,共同努力促进中国人民生活质量、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还是以企业利润第一、市场占有第一的传统老牌资本主义的传统为中心的矛盾。

  倘若是后者,其实大可不必遮遮掩掩,更不必冠之以“‘中国三星’,而非‘三星中国’”的美称:商者为利,天作之意,无可厚非。倘若真心求的共赢局面,则应该在苏州液晶面板这样的项目上更有诚意,而不应明知审批竞争激烈,还在控股、技术转移和世代先进性上大做文章。——三星液晶面板项目碰壁,碰到的是企业自身的价值底线、文化底线,而不是政策壁垒。设想通过一些方法,例如项目捆绑,绕过政策管制,倒不如从根本上去反思,真正去践行“中国三星”的诺言。

  (来源:投影时代)
                                                                 编辑:家电

中国家电在线著作权声明中国家电在线一直尊重作品的版权,网站的所有内容均由其内容合作方提供。转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48号)第三条之规定。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已转载或摘编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转载有疑议,或对作品的真实性持有其它不同观点,请您发送电子邮件至中国家电在线内部信息部。 中国家电在线在网上传输的所有内容均由内容合作方提供,该等内容合作方负责其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推荐打印声明评论

【如果出处引用错误,请与此信箱联络

查看评论
 
我来说两句
  
    昵称:    验证码:

中国家电在线文章评论声明:请您对您的言行负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我们会对您的IP进行记录。此评论只代表读者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家电在线立场。
 
中国家电在线推荐
相关文章
 焦点新闻
 品牌展播
 精彩专题
 网际资源
 各地动态
 使用技巧
 产品导购
 一周点击率排行